寻玉成为了自己的副手,大理寺以及刑部,京兆尹都是随喊随到,那种大权在握的感觉李瑶感觉很奇妙,也第一次感觉到人人为何都想坐那皇帝了。
很爽的啊!
一行六人,其中还有一个六岁的孩子,浩浩荡荡的往雾襄楼而去。
玉江流在后,偷偷的和旁边的刑部尚书咬耳朵。
“我们不是应该去案发现场吗?去雾襄楼做什么?”
刑部尚书是一位年过三十依旧神采奕奕的男子。浓眉大眼,看起来甚至有些呆板,闻言微微蹙眉。看那神色似乎思考的很用心,最后干脆的摇了摇头。
“......”那你装什么装?
这边的交流刚结束,几人已经到了雾襄楼。李瑶转头看了一圈众人,指着那雾襄楼,“都先去吃个饭,然后你们三个自个分工去查三家受害人的家属信息。我看了一下案宗,其中两家都是家中父母有病,你们去查一下就医记录。”
手指所指的不包括寻玉。
“至于你,我们去一下案发现场。”
“乐意之至。”分工明确,众人也都不敢有异议,各自去了。
惜泽拉着李瑶的袖子往第一个案发现场去,有些紧张。他还是第一次去杀人的地方呢,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血。
李瑶漫步走着,淡淡道:“这种事情必然会有,指不定你以后也会亲手做几个。所以也不必怕,问心无愧便好。”
他是未来的皇帝,不可能一辈子无风雨,将来天下之大,他一个旨意死的何止千百人?李瑶是心疼这个孩子,想给他最好的,可是没有必要的保护还是要舍弃。
寻玉指着不远处的巷子,“再往里走五六步就是了。”
李瑶停下脚步。
巷子铺着青石,虽然有些地方凹凸不平,但是看起来也算是别有一番雅致,并且不易积水。她逛过京都城,这里的巷子大多都是如此的。
案宗上说这个地方死的是一个叫做心儿的姑娘,十五岁,头骨破裂而死。
李瑶一步步的往里走,四周早就被封,安静的都能听见自个的呼吸声,惜泽从未见过这种场面,以至于额头渐渐冒出细汗。
巷子往远处看好似没有个尽头,犹如一条巨蟒一般静静的亘着,不经意间便让人感觉寒澈入骨!
“别怕。”李瑶轻轻安抚着惜泽的不安,指着不远处鼓励道:“那里便是被害者身亡的地方,你去看看,若是有什么发现可以告诉我。”
被母后鼓励,惜泽自然不敢再露出害怕的样子,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看自个母后,一步步的向那边踏去了。
“李姑娘也是舍得。”一直不吭声的寻玉突然这样说。
这话有什么不舍得,都六岁了,放在一些朝代都是可以做皇帝的人了,没必要还一直当温室里的花朵养着。这孩子虽然懂事聪明,可是因为以前没有母亲,所以大多人都宠着,惯着,保护着,以至于现在胆量还是有些小。
其实这样并不是太好。
“那是你没有孩子,父母为之计深远,我想着他的以后。况且,这件案子你们只要稍微费心便可破解,不就是为了锻炼他和留住我吗?”
寻玉也没有被拆穿的不安,反而笑着恭迎,“李姑娘聪慧过人,说的是。”
哼!
李瑶不再理他,看向惜泽,却发现他正认真的看着地上的一处。
“可有什么发现?”
惜泽回头指着地上的一处道:“我看见这石缝里有一块破碎的玉石。”
怎么还会有这个?
李瑶上前去看,果然在靠着墙的地缝里看到了那块翠色的玉石。
“京兆尹这案子的确是查不到才移交上来的?”
寻玉上前看了一眼,并不觉得奇怪,“这些连环杀人的案子一向比较难破,细细的查到最后恐怕还是要移交大理寺,那样反而更加丢脸。不如一发现随意调查一下然后便移交,那样再查不出来就是大理寺的事情了。”
反正京都的大案子都是大理寺的,没必要一个京兆尹争抢功劳。
李瑶撇了撇嘴,“这样的官还要他作甚,平白的耽误时间。”
“不贪,不腐,有些小聪明,熟悉京都的每一条街道甚至大多数人家的住处。他就算无能怕事些,也是适合这个官职的。”至少能做的事情都是为百姓好的。
“母后,这玉石是被害的人的吗?”
“应该是,你看上面的断痕还是新的,上面又有血迹。”说着用怀里拿出一块帕子给仔细的包上,递给了身后的寻玉,“让人查一下这玉石是出自哪家商铺,被谁给买了去。”
寻玉接过,随意喊来了一个男子,交代去办。
惜泽却不解问:“这是被害人的,不应该是被害人买的吗?”
“那要是别人送的呢?万一这被害的事情那个送首饰的人知道呢?办案就是一个细节也不能放过,宁肯白查了,也不能想当然而的认为。”
惜泽知道这是母后教导自己,使劲的点了点头,同时终于明白自己的确还有很多不足。
李瑶慢慢起身,看向墙上的血迹。
案宗上说被害女孩是一头撞在这墙上死的,这墙上也果然有血迹。有撞击的,也有女子瘫倒在地时摩擦在墙上的,不过都比较少,过了这几天若是不知细看应该都看不出来。
李瑶往后退了几步,眼底再也没有孩子的无谓,深沉的让寻玉都差点以为这是当年办案的那个人。
是了,那年他们也一同办过案子,那个人也是这么慧眼如炬。
“或许是意外杀人。”李瑶突然开口。
惜泽惊讶自个母后为什么这么说,“母后怎么看出来的?”
这个时候便是循循善诱的时候,李瑶指着自己前方的几滴已经快要看不出来的血迹,问:“人死在那边,为什么这边会有血迹?”
惜泽蹲下身子认真的看着那几滴血,然后回头看了看墙边,小脸严肃,“撞破额头不可能血迹有那么远,应该是有人挪过被害的女子。”
寻玉微微勾唇,适当的说道:“被害人发现时是在墙边。”
“又被人给挪回去了?”惜泽微微蹙眉,舒儿眼睛一亮,“那人意外杀了人害怕,想要把人悄悄的挪走,可是发生了什么意外或者想明白了什么又放回去了。”
李瑶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问:“可是这不能确定是意外杀人。”
是不能确定,也可能是杀了人之后想要抛尸,然后后悔了。
惜泽小眉头又紧紧的皱了起来,慢慢站起身又回到了墙边,想着母后说的仔细又一遍遍的看着那血迹。也是奇怪这个时候他居然就不怕了。
李瑶则环顾着四周,眼底若有所思。
“李姑娘似乎非常喜欢查案子。”
李瑶回神,看向寻玉却见他拍了拍惜泽的肩膀指了指顺着墙流下的比较明显的血迹。
“那个李瑶也喜欢?”
寻玉不知可否,惜泽却哇的一声兴奋起来了,拉着李瑶的袖子,指着那血迹道:“被害女子撞破头的地方是这里,因为上面有一些小范围喷洒的血迹,可是人死后血一点点的往下流到地上的血迹却往旁边移动了几分。”惜泽眼睛泛着亮光,指着那摊血迹上方的墙面道:“这里不仔细看的话看不出来,可是这里也有摩擦的细小血迹。如果是故意杀人,就算半途后悔也会小心翼翼的将人放在那里,因为他不怕。可若是失手杀人,一定是想着赶紧办完赶紧跑,所以是将被害人直接丢在这里的,因此这里也会有被撞留下的血迹。”
不得不说一个六岁的孩子能想到这些的确是天才了,看着母后眼底的赞赏,惜泽不好意思道:“我一段时间经常看南栀苑里灵玲写的话本子,里面有专门破案的。”
那怪不得了,侦探小说呀!想来也是那个人弄的。
李瑶补充道:“并不只是这样,你看这个地方,不远处便是一户又一户的人家,所以若是故意杀人那么绝对不会选这个地方,就是临时起意也会把人引到更加深的巷子里去,这里是巷子口,不适合。”
惜泽仔细一想,猛点了点头!
“母后真厉害哦!”
李瑶也不脸红,“那是因为我也爱看那些东西。”
“这样一来是判定是意外杀人,可是凶手未自首,和故意杀人也没什么两样了。接下来去第二个地方吗?”
“不,我们先去隔壁人家问问当晚有没有什么异样的情况。”
寻玉点了点头,没有异议,可是惜泽却不明白。
李瑶解释:“第一件是意外杀人,都说是意外,那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意外,所以后面的两个应该是发现了什么才被杀的。我们只要把这第一个人弄清楚了,后面的也就迎刃而解了。”
“嗯嗯。”
三人走着,往离得近的一家去。说来他家门口距离案发地点也就十几步的距离。
来开门的是一个老婆婆却是童颜鹤发,这个形容的确不是那么恰当,可是这人却是给人很年轻的感觉。看到外面的三人就乐呵呵的招呼着进来。
“自从门口发生了那事,我就想着会有人过来问我这个老婆子,没想到竟然今日才来。”
李瑶神色微动,“婆婆你知道凶手?”
“这个倒是不知,我只是那天晚上听见了一些动静。”老婆婆突然摇了摇头,叹道:“人老了睡不着,所以才听见了那不该听的。”
家里是个小院,东西两件厢房,很简单,但是也很干净。
院子里是一组藤桌椅,老婆婆端来了茶水招呼三人坐下。
“婆婆您听到了什么?”惜泽先着急地问。
那婆婆看是个小娃娃,当即笑道:“好厉害的娃娃,这么小就当官了?”
可不是,还是天大的官。这话李瑶没说,惜泽却不好意思的低了低头。
那婆婆也不隐瞒,直接道:“那杀人的应该是个酒鬼,想是一对吵架的男女。”
这个倒是有可能是意外杀人,男方喝酒鬼混,女子看见不乐意,两人吵架,男子没有轻重,意外把人杀死了。
“那那个人婆婆认识吗?”
“呦,这我可不知道!”
“惜泽,你太着急了。”李瑶又问:“婆婆听见他们吵架的内容吗?还有具体的时间?”
那老婆婆仔细想了一会,才说:“约莫就是寅时,至于吵架的内容我没怎么听见。别看我精神不错,耳朵确实不太灵光,只听到那边吵闹的很。”
“行,那谢谢婆婆,我们就先离开了。”
李瑶率先起身,带着还想继续问的惜泽和不管事的寻玉离开了。
出了门,李瑶便道:“查一下这一片piao娼的人,被害女子家周围也要查。”
这个惜泽知道是什么意思,也就没有多问,可是这都快中午了,好像什么也没有查到。
“已经不错了。”李瑶牵着他的手,往巷子外走去,边道:“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是破案的关键,至少我们知道被害者死亡的原因,也知道杀人的那个人那晚喝了酒,可能是个青楼或者酒馆里的常客。”
“那我们现在去哪?”
“吃饭啊,你不饿啊!”
李瑶道:“先去雾襄楼,应该把被害家属的资料彻底备齐了,我们看看几人之间有没有什么关联。”
“好!”
三人往雾襄楼走去,在门口接待的是木亚,自从掌柜的回来她还没有机会去见,今天特地放下所有的工作过来伺候。
“李姑娘二楼请。”木亚忍着心里的难受,装作若无其事的将李瑶三人送上二楼的房间,然后默默退下。一些事情她不清楚,但是远远的看一眼就好。
“李姑娘。”屋里三人果然都到齐了,桌子上放着三个袋子。
李瑶也没有着急的去看,而去问:“你们都说说自己调查的结果。”
玉江流首先开口。
“我查的是第三个受害人小翠的家眷。她家比较简单,就只有一个老父亲,于五日前发病,瘫痪在床,不能开口言语。现下由官府的人派人照应。至于就医的记录,只是一家小药店,里面的小大夫开的药,药物我也查了,并无不妥。”
李瑶问:“第一个被害者身亡的时候就是五六日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