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呢。”
他的回答没有任何迟疑,随即娓娓道来:“所以最后女生不知道从哪掏出了一个手机,把那个‘爱心’拍了下来,还发表在了朋友圈、QQ空间和微博里,再加上她和男生的合照,一起发表出去,向全世界的人宣布这个男生是属于她的,她也是属于这个男生的,别人休想再插到他们中间,也休想再分开他们。最后,他们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白头偕老。”
……
2017年9月6日星期三阴
08:12:47
今天又是不能好好码字的一天。
我的脑海当中总是“循环播放”着他昨晚给我讲的故事,甚至还有对应的唯美画面不断浮现出来,让我没法再接着想小说后面的剧情,而只要一动手便会不由自主地把他那个“美梦”一个字一个字敲击出来,写成了一部极短的短篇小说,总共大概只有不到两千字。
呵呵……第一次觉得原来自己的记性有那么好呢!
可我的心里很难受,不旦没有半点成就感,反而非常自责。
原本我以为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想尽力帮助他,才制订了一个很大胆的计划,还拿出我有史以来最大的胆量实施了这个计划,可到最后我不仅没能找出真正的原因,还差点帮了倒忙。
他没有怪我,反倒让我更加自责。
他早就告诉过我,他没患病,只是不能喝酒而已,可我却总是宁愿相信自己没有医学依据的假想和推测,也不愿意相信他的话。
我一面说自己愿意和他当一辈子的好朋友,一面却从未真正相信过他,似乎从始至终我信任的都只有我自己,根本不会彻底信任除了家人以外其他任何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我关系最好的闺蜜或发小,也没有办法做到百分之百的信任。
我的“疑心病”是不是太重了?
其实我真的不愿意去怀疑别人,可被欺骗、被伤害得多了,又怎么可能不加强防备心呢?
小时候的我的确是一个天真无邪的懵懂女孩,对谁都没有防备,对谁都是毫无保留地真心对待,但最后我得到了什么?
刚开始读小学时,我和两个邻居姐姐玩得很好,尽管我们不在一个学校读书,但她们每次上下学都会经过我家,所以我们经常聊天。有时候,她们还会分享一些比较稀奇的东西给我看。有一次,她们拿出了一种用来折星星的彩色塑料管,教我折小星星,我很羡慕她们在街上的学校那边可以买到这些有趣的小玩意,就拜托她们帮我买一份。
我记得那时候我只有保存在抽屉里面,还没花掉的二十块钱压岁钱,等她们帮我买来之后,就直接让她们进了房间,看着我拿钱给她们。我给完钱,把剩下的又放回抽屉里面后,就光顾着高兴了,都没留意到她们两个在房间里逗留了一会才出来。
第二天,我剩下的十几块钱就不见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妈,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教训”,问我以后还敢不敢当着别人的面拿钱,还敢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藏”钱的地方。
我的回答当然是“不敢”。
可我还是不太愿意相信自己的朋友竟是那样的人。再加上那时候还小,后来又渐渐忘却了,所以我还是愿意和那两个邻居姐姐做朋友。
只不过后来类似的事又发生了多次,有一次还是我小学时玩得最要好的一个同学。
我记得那一天我带她到我家来玩,上午的时候问她下午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街上玩,顺便买点东西,她说自己没有钱,不想去,我只好改成带着妹妹一起去。
结果到了下午的时候,她突然又说想跟着我们一起去买东西,而且她带了钱,不用我们借钱给她。我当时没有多想,以为是她自己记错了,就愉快地一起上街买东西去了。
可到了第二天,妈妈就发现她放在衣箱里的几百块钱不见了。爸妈都肯定是我那个所谓的好朋友偷的,我那时候还是不愿意相信,直到后来我爸带着我到她家里把钱讨回来,她爸将她狠狠地训斥了一顿,才相信是她偷的。
有句话说得没错,每个人都有贪婪之心。哪怕那个人原本是个好人,而且那个人原本也是真心和我交朋友,可在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同样会干出“见利忘义”的事来。
说实话,就算是从小家教严格、零花钱够用、需要的爸妈都会买、很少嫉妒别人、几乎不贪心的我也曾经做过“手脚不干净”的事。
我记得那是妹妹刚开始读小学不久时,爸爸给我和她一人买了一支同款的自动铅笔。我的铅笔使用得比较频繁,上面的橡皮擦很快就少了一半,看到她的很少使用,很久之后还像新的一样,就偷偷地把两个人的笔掉了包。我本以为她那么小,不会发现自己的自动铅笔被我换掉了,结果是我长大后差点忘了这事,她却还一直记得,偶尔也会提起,用来怼我。
还有在我上小学时,我好像也干过“顺手牵羊”的事,把别个放学没带走的笔给拿走了。虽然我记得不太清楚,不太确定到底是我故意“偷”的,还是误以为别个不要了,觉得太浪费,才选择拿走。总之,我自己也干过不少“缺德”的事。
所以我后来原谅了她们,继续和她们做朋友,但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什么都敢“暴露”,不会再“炫富”了。
理想中真正的友谊应该经得起金钱的考验,如果不能的话,就不是真正的友谊。可人总有犯错的时候,因此,现实中能够得到的友谊总会受到各种诱惑的侵扰,就算是所谓真正的友谊,也一样逃不过,偶尔也会“翻船”,但只要犯错的一方或双方知错就改,再加上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就同样是难得的深厚友谊。
说起来,我和他已经认识两个多月了,时间不算短,可若是和我其他好朋友相比的话,就太短了!
因为我早就变成了一个“慢热型的人”,所有能被我当成好朋友的人都至少相处了一年以上,而闺蜜是六年。
我和我的“现任闺蜜”是初一时认识的,用了两个学期的时间成为好朋友,到初三时闹掰了,毕业后过了很久才和好。高中到大学时一直保持联系,再加上她家离我家不算太远,我们在寒暑假时会找机会去对方家里玩,一直保持着比较亲密的互动,才成为了一般意义上的闺蜜。
如此看来,也许我还没有把他当成真正的好朋友,不过是口头上敷衍一下罢了。又或许……
即使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也没法做到完全信任,至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
除了星怡这个好闺蜜之外,我还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她是一个大大咧咧、乐于分享、很讲义气的“假小子”。
我跟发小的情谊自然比和闺蜜的情谊还要深,可我却不敢太相信她的话,尤其是她对我的某些承诺。
大概是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回我生日之前,她说要给我准备一份“惊喜”,会送我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令我非常期待。
可到了我生日的那天,别说送我礼物,就连个人影都没有看见。最后还是我妹妹到她家喊她来吃生日蛋糕,她才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又过了几天,她跟我说对不起,说她不小心忘记给我准备礼物了,还拿了一包原本打算带到学校去吃的方便面给我,说是补给我的生日礼物。
我不记得收到她迟来的生日礼物之时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情,我只记得生日的当天很失望。
不过我知道她跟我一样记性不好,就当她是真忘了,不再去计较这件事。可一个人怎么可能总是忘记自己的承诺呢?
最让我失望的是那一次。
我发小由于小学留过一级,等我读大学时,她还在读高三,她跟我说等她高考完,就有时间来我们学校找我玩。我和她还商量好了具体的日期和一些注意事项,这让我确信她会来,临近约定之日的每一天,我都满心欢喜,眼巴巴地盼望着她来找我。可最后她没有来,而且连个解释都没有。
其实我并不需要她送我礼物,也不要求她一定要来学校找我玩,但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当我满怀的期待最终全都落了空时,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给我承诺,不要给我任何期待。
于是,我学会了无限降低对发小的期待值,不论她再对我作出什么承诺,我都不会太当回事,只有这样,才不会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难过。
同理,我也降低了对别人的期望值,不会再用与对自己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信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一来,我就“开心”多了。
……
10:34:25
我又想起了贝壳手链和心形沙雕的故事,其实我心底很明白他到底想表达什么,也向往他所说的“坚贞而永恒的爱”。
可我还是不敢相信他的承诺,我很害怕到最后得到的只有“无以复加的失望”,会让我失去活着的勇气和希望。
经过昨天的事,我已经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根本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坚强。